白銀提煉,在人們的頭腦中是一件神秘的事,是大企業(yè)與專家們干的事。然而,在仙居縣,卻有一支專門從事“三廢”銀回收、提煉與加工的農(nóng)民隊伍,人數(shù)有上萬人,他們走南闖北,從全國各地回收來含銀的“廢渣、廢片、廢液”,從中提煉出白花花的銀子。這支上萬人的隊伍,一年能為國家“撿”回白銀300多噸,仙居的白銀行業(yè)和白銀市場,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。
在眾多的“三廢”銀回收人員中,仙居城關鎮(zhèn)三橋村的吳金火,是其中最早從事“三廢”銀回收、提煉、加工的人員之一。他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始從事含銀“廢渣、廢片、廢液”的回收,并逐步走上回收、提煉、加工一條龍操作。經(jīng)過多年的實踐摸索,現(xiàn)在,他已成為火法煉銀的專家。他能在簡陋的條件下,以他獨到的煉銀技術,提煉出高純度的白銀,令許多同行嘖嘖稱奇。日前,筆者專門走訪了這位從田野里走出來的農(nóng)民煉銀專家,詳細了解了他走上回收“三廢”銀的經(jīng)歷。
走上回收“三廢”銀的道路
吳金火走上回收“三廢”銀的路,完全出于一次偶然的經(jīng)歷。吳金火家世代務農(nóng),一直以種田為業(yè)。習慣與土地打交道的吳金火,像大多數(shù)農(nóng)民一樣,一直向往著跳出“農(nóng)門”,尋找新的生存方式,尋找新的掙錢門路。但是,由于當年國家的政策還沒有現(xiàn)在開放,傳統(tǒng)的農(nóng)民守舊觀念也束縛著吳金火的頭腦,他只能利用農(nóng)閑時節(jié),為磚瓦廠背柴賺點錢貼補家用。然而,跳出農(nóng)門的思想一直在他的頭腦里纏繞。1982年,在一次親戚家喝喜酒時,他聽一位化學老師說,照相館的定影水里含有銀子,加些化學藥品,可以把銀子提煉出來。這使吳金火為之一震,潛意識地對這位化學老師的話發(fā)生了興趣。
說者無意,聽者有心。頭腦靈活的吳金火回家后,反復琢磨著這位化學老師的話,想了整整一夜。第二天一早,他又趕去向這位化學老師請教。雖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,但對物理化學一直很感興趣的吳金火,經(jīng)化學老師認真講解后,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
回家路上,他仿佛要做什么大事業(yè)了,仿佛獲得了巨大成功,心里特別高興。他心里想:走回收“三廢”銀這條路,也許能掙到大錢,也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。
萬事開頭難。有了回收“三廢”銀的想法后,他反復思考:自己究竟能否成功?這期間,他與好多親戚朋友談自己的想法。有些鼓勵他可以試試;有的則勸他:“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,還是種田實在。”他自己也在想,搞這種東西,弄不好的話,不但賺不了錢,還要貼進去,這可不是鬧著玩的。思來想去,他又去找那位化學老師。那位老師鼓勵他搞。于是,他決定試一試。在化學老師的指點下,吳金火走上了從照相館、醫(yī)院回收“三廢”銀的生涯。
1982年3月,吳金火帶上從親戚朋友家湊來的200多元錢,到江西南昌等地的照相館和醫(yī)院轉(zhuǎn)了一圈,在6天時間里收集來3公斤多一點的定影水渣,拿到電鍍廠,提煉出了0.8公斤白銀,賣了600多元錢。除去買原料和路費等的開支,凈掙了400多元,相當于他當時在磚瓦廠背柴一年的收入。這使吳金火激動不已。直到現(xiàn)在,回想當時的情景,吳金火還會激動地說:“當時心里著實高興得不得了。”
以后,吳金火就更加大膽地干起來了。
八十年代,全國各地照相館不多,回收“三廢”銀相當困難,且當時醫(yī)院和照相館里的定影水往往被作為廢水倒入下水道,廢片也被當作垃圾燒掉,跑醫(yī)院和照相館往往撲空。吳金火為了回收含銀的廢液、廢片和廢渣,每到一個地方,一下車就直奔醫(yī)院或照相館,花15分鐘左右時間,從定影液中提取含銀水渣后,又匆匆往下一站趕。為了趕時間,他甚至連吃飯都不愿意耽擱,在路上買個燒餅之類充饑。那時交通沒現(xiàn)在這樣方便,火車相當擁擠,吳金火帶著水渣,經(jīng)常是鉆到火車座位底下睡一個晚上,就算是住了一夜的“旅館”,第二天一下火車,又精神飽滿地趕往醫(yī)院或照相館,去取水渣。這樣的生涯一直繼續(xù)到1988年底。
“我要自己提煉白銀”
在外面跑了幾年回收含銀“三廢”的生涯后,從1989年開始,吳金火開始在家專事提煉白銀。
為什么要自己煉銀呢?開始,吳金火是這樣想的:一方面,回收來的含銀水渣,自己提煉,肯定可以掙到更多的錢;另一方面,經(jīng)過提煉的廢碴中,還含有不少白銀,如果想辦法再把這些白銀提煉出來,豈不增加經(jīng)濟效益?懷著這樣的想法,吳金火開始進行提煉白銀的嘗試。
為了學到白銀提煉的技術,他帶上筆記本,又去找那位化學老師。在稍懂得煉銀的工藝后,他就開始一樣一樣地購置提煉白銀用的爐具和化學藥品。同時走訪一些從事煉銀的師傅,在他們提煉白銀時,他就在旁邊幫忙,并在心里記下每一道操作工序。回到家里后,他往往顧不上勞累,在筆記本上認真記下提煉白銀的每道工序,以及應該注意的各種問題?,F(xiàn)在回憶起來,他認真地說:“煉銀的方法,看起來簡單,但真正要做起來就難了,往往是別人這樣做能成功,你跟著做,一樣的工序、一樣的方法,就不一定能煉出銀子。”確實,這句話反映了吳金火從不會到會的過程,在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次失敗,終于摸索出提煉白銀的規(guī)律的真實感受。
后來,他的冶煉點,一年可以煉出7萬多公斤的白銀。經(jīng)過多年的煉銀實踐,吳金火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成為名聞遐邇的火法煉銀專家。
當初吳金火從外面回收到定影水渣,請別人提煉,1斤干渣,僅煉出6至7兩白銀;他自己提煉時,開始也只能提煉出6、7兩。后來,他通過不斷摸索,改進提煉方法,同樣的1斤干渣,可以煉出8兩以上白銀。名氣傳出去后,送渣上門請他加工提煉的人越來越多,這樣,他再也沒有時間外出收渣了。
“煉銀是相當辛苦的。”吳金火回憶著那幾年的煉銀經(jīng)歷,感慨地說?;鸱掋y,溫度高達幾千度,人要時刻守在爐子旁邊觀察;有時碰到市場銀價上漲,客戶送來的干渣就特別多特別集中,得幾天幾夜連著煉。雖然有助手幫著,但怕他們火候掌握不準,煉壞了不好向客戶交代,他也不敢安心去睡覺。實在困得難熬了,便在煉銀的爐子旁放一把躺椅,穿上大衣,在椅子上躺一躺,過幾分鐘,爐子里的白銀煉得差不多了,讓助手叫醒他。
經(jīng)過幾年摸索,吳金火對火法煉銀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溫度控制、提煉時間、干渣與用藥的比例等等都了如指掌。盡管如此,他幫別人提煉時,也有不成功的。煉壞了一爐,工夫、化學物品倒貼進去不說,銀子還要如數(shù)賠償。每當遇到這種情況,他總是幾天幾夜睡不著,直到搞清楚失敗的原因?,F(xiàn)在,他對煉銀過程中白銀怎么會跟著煙霧“逃跑”的原因已經(jīng)弄得清清楚楚。誰與他聊起煉銀的事,平時話不多的吳師傅,就會打開話匣子,滔滔不絕地與你聊。甚至一邊與你聊著,一邊拿起提煉的工具,為你做起示范來。當然,他這種特殊的煉銀訣竅,也是不會輕易外傳的,也不是任何想學的人都能輕易學得會的。他自己就說:“譬如煉銀爐子的老嫩觀察,你沒有三年五載的煉銀經(jīng)歷,不管跟你怎么說,你都學不會。”
經(jīng)過近20年的磨煉,吳金火與提煉白銀結(jié)下了深深的情結(jié),這種情結(jié),使他幾乎對白銀有了感應,他左手拿著銀塊,右手拿起鐵棒敲一敲銀塊,憑著聲音和震感,可以八九不離十地知道這塊白銀的純度。許多到他這里買銀的客戶,對他這種“測試”銀子純度的工夫,真是既稱奇,又不得不信服。
“我要提煉出最純的銀子”
吳金火是一個愛動腦筋的人,也是一個不斷進取的人,在爐火純青地掌握了提煉白銀技術以后,他又鉆研起白銀的提純技術。
對他提煉白銀的技術,同行們心服口服。但聽說他要搞提純,大家都有點不信,或者說不服吧。有的來勸他:你現(xiàn)在提煉白銀的活都忙不過來,何必要去折騰那沒有把握的事呢?弄不好,會把你提煉的牌子給砸了。
朋友們的話不是沒有道理,人家大工廠,設備先進,技術力量雄厚,提純銀子也要費思量。而他,所有的設備,就是爐子、坩堝、鉗子,加溫也僅靠簡易的鼓風機給焦炭催火。設備跟人家大工廠沒法比,且這種火法提純金屬,已被專家們下過不可能提得很純的結(jié)論,因此大家都勸吳金火別搞了??墒?,吳金火就是不信這個邪。他說:“我要試一試,成功了更好,不成功,也花不了幾個錢,也不丟什么面子嘛。”
于是,他又干起了提純白銀的事來。由于有了白銀提煉的經(jīng)驗,他的提純嘗試很快獲得成功。目前,他一次提純可使白銀純度達到四個9以上。許多煉銀專家對他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,用土法提煉出如此高純度的白銀,無不交口稱奇。
吳金火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實干家,他給人的印象是無往而不勝。一位來自省城的新聞記者,在采訪過他后,情不自禁地說吳金火是一位了不起的農(nóng)民實干家。他在文章中寫道:“握著吳金火的手,像攥著一把沙子,那是近20年的艱辛留下的。”這是對他實干精神的最好評價。
多年的煉銀生涯,使吳金火對“三廢”銀有了深厚的感情,是“三廢”銀使他實現(xiàn)了致富的夢想,是“三廢”銀使他走上了輝煌的人生,也是“三廢”銀,使他對今后的日子,充滿了美好的遐想,他說:“煉銀是我的飯碗,我要想方設法從渣中提煉出更多的白銀,而且要把白銀的純度提煉得越來越高。”吳金火就是用這樣的實在話來表達自己理想的。http://www.zgfstj.com/NewsView.asp?SortID=1&ID=3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