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展覽:《“鑿枘工巧”——中國古坐具藝術展》
◎地點:中華世紀壇
◎對話者:總策劃馬未都
《“鑿枘工巧”——中國古坐具藝術展》目前正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展出,展品時間跨度自遼金至民國近千年,展品近百件。
作為《鑿枘工巧》連續(xù)五年的系列展覽的一部分,此次展覽是去年《中國古臥具藝術展》的延續(xù),而在未來三年還將陸續(xù)展出乘具、庋具和雜具專題。在今年這次聯(lián)合了中央美術學院、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、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、觀復古典家具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展覽中,馬未都擔任了總策劃的角色。
北青報記者:為什么說坐具在中國古代家具中具有獨特地位?
馬未都:整個亞洲地區(qū),只有我們中華民族徹底告別了席地而坐的起居習俗,其他民族諸如日本、朝鮮、韓國、泰國、印度、尼泊爾,甚至伊朗、伊拉克都還或多或少地保留席地而坐的習俗,椅子的重要性在于它改變了中國人最初的狀態(tài),一個由席地而坐的民族轉化為一個垂足而坐的民族,這里包涵了多少人文信息,許多信息不是我們可以感知的。
北青報記者:那么,從家具這個角度來看,能窺探到怎樣的民族意識?
馬未都:家具在農(nóng)耕民族為主的國度中地位舉足輕重,體現(xiàn)著民族的生存意識。在中國傳統(tǒng)家具中,以功能分類——休息類的臥具、坐具,工作類的乘具、庋具都包含著農(nóng)耕民族最本質(zhì)的生存原則。適者生存,在中國的家具制作之中,傳達的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物質(zhì),更多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,這個精神就是尊嚴第一,舒適第二。在任何沖突情景下,舒適一定讓位于尊嚴。
以西方人看來,這缺乏科學精神,這也正是東西方永遠發(fā)生碰撞的根本原因。中國人認為,精神與物質(zhì)相比,精神永遠在上,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。制作家具亦然,先有道,后有器。這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,而千百年來,正是這種背道而馳的人文精神,造就了中國人的獨特文化氣質(zhì),家具文化不過為森林中的一木而已。
北青報記者:這個系列展覽的展示分類方式有一些新意,并不依照以往傳統(tǒng)的中國古典家具展覽中按照年代、材質(zhì)劃分的模式,而是以使用功能劃分為臥具、坐具、乘具、庋具、雜具,這有什么用意?
馬未都:家具和其他藝術品不同,它是每個人都會用的東西,容易理解。展示古代家具,可以很好地將傳統(tǒng)文化精髓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展現(xiàn),傳達中國傳統(tǒng)生活方式及文化意境,使大眾正確認識家具文化、理解家具藝術。
我們這是一個系列展覽,前后持續(xù)五年,就好像一場話劇一樣,分為五幕,陸續(xù)登場。我們依據(jù)功能分類,是希望把展覽做透,讓大家看過癮,提高公眾對古代家具的整體認識,讓人們從更加學術化的角度來關注和認識中國歷代家具形制的演變。
北青報記者:你一直提倡的回歸收藏的本義,這次作為總策劃人,如何體現(xiàn)這一理念?
馬未都:這次的展品有各種“狀況”,有原始完好的,也有經(jīng)過修復的,還有拆解展示的。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的團隊完成的展覽設計,最后的展覽是多方努力的結果。一段時間以來,家具收藏領域都關注在材質(zhì)上,所以紫檀、紅木、黃花梨等等木材吸引了很多老百姓的關注。我們希望這次展覽的展品能夠豐富一些,不是光展出一些標價很高的東西。當然其中也有很名貴的坐具,比如故宮博物院提供了一件乾隆的寶座,但也有古代非常一般、平常的、普通人使用的坐具,這些坐具的提供者有私人,也有其他博物館、單位,還有我們觀復博物館自己的東西。
北青報記者:但是現(xiàn)在看來,“價格等于價值”的衡量標準,短時間內(nèi)還很難有所改變。
馬未都:收藏不能當飯吃,也不能當日子過,收藏是為枯燥的日子平添一份生活情趣。古代文人也好,一言九鼎的皇帝也罷,透過收藏,認識人生,認識世界,繼而認識自己。所以古人只把收藏當作一種“癖”,支撐自己的精神世界。今人看到的大多是“錢”,所以媒體上天天講投資,講升值,唯獨不愿去講文化,因為文化在金錢面前一文不值。
我們希望提倡一種正確的收藏觀,欣賞、收藏一件家具,不是因為它的木材價錢很高,而是欣賞它的造型,品味它背后的文化內(nèi)涵。希望收藏愛好者不要糾纏在錢上,只關注價格的漲跌,這不是收藏文物的本意。雖然現(xiàn)在的狀況還不是很好,但是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,大家會有點長進。我們辦的是專業(yè)的展覽,不是商業(yè)的展覽。